闻一多先生祭文原稿奇迹般回藏故乡浠水
上图照片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闻一多先生事略》,质地为竹绵草纸,颜色已发黄,四页八开,钢笔书写,自右至左,竖行排列,1300字左右,有八处誊改。它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祭文原稿。
据《中国浠水》网:此祭文引起闻一多后人高度重视,闻一多三子、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闻立鹏闻讯鉴定了作者笔迹,闻一多长女、当年出席追悼会的唯一亲属闻名确认了样式和内容,闻一多侄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党史专家闻立树查证了有关档案,最终共同鉴定其为1946年7月24日闻一多追悼会祭文的原件。
此祭文原稿已奇迹般回藏闻一多故乡,由浠水县闻一多红烛书画院收藏。
今年是闻一多先生诞辰110周年,也是他牺牲63周年。在建国60周年前夕的本月10日,闻一多先生光荣当选经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这是他的骄傲,也是民主的骄傲,还是故乡人民的骄傲。
而就在上个月,浠水县闻一多红烛书画院汪德富院长前往昆明征集纪念闻一多有关书画史料时,在旧书市场偶然发现这篇祭文。 据史料记载,闻一多被刺牺牲后,西南联合大学特成立闻一多教授丧葬抚恤委员会,决定由西南联大常委、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罗庸先生主稿撰写祭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闻一多先生事略》,并在1946年7月24日的追悼会上报告。罗庸与闻一多在学术上有许多共识、私人感情也不错,《茄吹弦诵传薪录--论中国古典文学》是两人合作的结晶。当时,按治丧委员会决定,闻一多遗留所有文稿及追悼会各种文字材料全部交清华大学档案馆保存,不知这件珍贵文档为何流失。在以后的纪念闻一多各种文集中,都没有这篇祭文的身影。
对于闻一多先生的祭文原稿《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闻一多先生事略》,有关专家认为它早已灰飞烟灭。60多年来,其实此祭文一直夹在云南师范大学某教师收集的某本旧书中。不知何时被该教师的家属当废品卖给收购旧书的老板。老天有眼,奇迹般有幸被汪德富院长征集到。并回藏闻一多先生的故乡,将在央视录制的《寻宝——走进黄冈》的节目中向世人展示。
这真是:一多祭文匿书籍,六十三年无踪迹。上苍有眼佑故乡,德富有德征集易。央视寻宝黄冈聚,竹绵原稿展奇迹。先生精神催奋进,和谐浠水添洋溢。
评论